“吃喝之风“根治需治标治本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各地迅速吹起一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风,以大吃大喝为代表的公务接待奢侈浪费等现象明显减少,基层正发生着积极变化。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干部赶饭局、拎酒瓶的现象少了,上班的时候浑身酒气的少了,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也少了;与此同时,干部也感慨公务接待新风给自己带来了便利:身体变好了,家庭关系好了,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
这些可喜的变化来之不易,因为我们需要转变的是某种流行的社会风气,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酒桌办事“的潜规则。中央”八项规定“无异于当头棒喝,使官场吃喝风来了个急刹车大转弯。
然而,一些既得利益受损者也对中央要求抱着排斥的心态,甚至不惜顶风作案;一些基层干部虽有所收敛,但仍然在徘徊观望;还有一些人,对规定执行的坚决性和长期性表示怀疑。看来,落实”八项规定“杜绝公款浪费,还需建立长效机制,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根治”吃喝病“,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应尽快推动预算制度改革,明确”三公经费“到底多少合适、如何使用、怎么监督等细则,把好源头关;同时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放活市场培育社会、增加群众在官员考核中的发言权,逐步消除公款大吃大喝的土壤。
根治”吃喝病“。需进一步明确接待标准。反对公款吃喝不是不吃不喝,而是不要大吃大喝,正常的公务接待还是需要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吃大喝,应该按什么标准进行正常的公务接待,需尽快制定统一和可操作的标准的程序,以防止基层无所适从。
根治”吃喝病“,需进一步加强监督惩戒。此前中央对少数违反相关规定、顶峰作案的个人和地区,进行了曝光和处理,社会震动非常大,效果明显。下一步,应形成制度化的监督惩戒措施,同时利用好社会力量,不定期明察暗访,通报曝光,让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等行为无处遁形。
总之,落实”八项规定“,严控公款吃喝,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提倡、领导的率先垂范,还需要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做保障,这样,”吃喝病“才能治标又治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