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要以实干践行“中国梦”
社科专家汪玉奇做客南昌大学,与高校学子共话“中国梦”“中国梦”,是一个凝心聚力的称谓,一个思接千载的词汇,一个求索百年的叩问,更是一个引领未来的梦想。6月2日晚,江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汪玉奇做客南昌大学“前湖之风”周末讲坛,以“中国梦与实干兴邦”为主题举办讲座,与高校学子共话“中国梦”。
汪玉奇和高校学子共话“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
讲座中,汪玉奇首先以讲故事的方式,回望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王朝的盛衰,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四大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说起,以秦、隋、宋等留下历史遗憾的朝代结束,既分析了历史盛衰的成因,也总结了从历史盛衰中获得的启示。
“从历史来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从现实来看,‘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梦想。”汪玉奇感慨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集体意愿的表达,同时也汇聚了当下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因而最能凝聚当今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
“中国梦”激励中华民族奋斗
“历史的辉煌与苦难,和苦难中谋求复兴的历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铭记。”他认为,梦想一旦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具体行动,就决定和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应该说,过去百余年,中国从落后走向富强,在相当程度上,离不开亿万中国人富裕、强国梦的激励。”
讲述了近代中国百余年的抗争史后,汪玉奇进而总结道,“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的表达。
青年人应以实干践行“中国梦”
汪玉奇对历史历程与事件的阐述与分析,令现场慕名而来的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他为大学生们描绘了“中国梦”的“梦想空间的新轨迹”。在他看来,“‘中国梦’,是与世界分享的和平发展之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才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汪玉奇指出,作为青年人尤其应当以实干为主,避免过多的无谓争论,用实践来回答问题、解决争议。
“如何做到实干?首先要以咬定青山的精神坚定信念;其次,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拓创新;最后,要以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抓实干。”
汪玉奇充满激情的讲述与分析,令大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激励他们以强大的精神支柱、扎实过硬的素质本领、脚踏实地的自觉行动实践“中国梦”,对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由汪玉奇主编、多位研究人员共同编撰的《中国梦:昨天.今天.明天》也在讲座上正式与江西读者见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