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南昌创新群众工作法化解矛盾
文章简介:8月19日,《人民日报》11版文章写到,西湖区六眼井社区一座多次重建遭阻,最后终于重建完工8月19日,《人民日报》11版头条以《一座公厕的重建风波》为题,通过回顾西湖区一座公厕3年内从倒塌到重建的曲折之路,折射了西湖区创新群众工作法,化解社会矛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执政理念。
文章写到,西湖区六眼井社区一座倒塌3年的小公厕,却引发居民的很大不满。3年时间里,厕所废墟成了持不同意见居民持久战的“战场”。一方面是楼房住户坚决不同意重建,认为公厕又臭又占地;另一方面是平房住户坚决要求重建,上厕所方便。西湖区相关部门4次试图重建公厕,4次遇阻。区里组织召开10余次协调会议,社区干部上百次家访,问题仍悬而未决。今年5月13日,公厕开始重建,6月9日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多次重建遭阻,最后终于重建完工,更可喜的是居民也没有不同的意见,原因何在?文中提到,西湖区反复研究、多次磋商,决定以人为本,迎难而上。从今年初开始,西湖区区委书记周智安经常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搬着小凳子坐在楼房和平房居民中间,在公厕要建好的前提下,让双方提出各自的建议和诉求,听完这边聽那边,尽量找到契合点。街道、社区干部也经常上门做工作,收集群众的意见。最终,西湖区找到平衡点,制定了一套居民都能接受的公厕重建设计方案,群众皆大欢喜。并且,周智安在多次听取群众意见后,進一步要求有关部门将六眼井社区纳入西湖区33个社区综合改造计划中,要用最好的材料、最优的方案推进社区改造,化解群众矛盾与積怨,开创社区居民共赢、共享、共治、共乐的新局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