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做大做强与新型城镇化
文章简介:近日,《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做大做强南昌,不只是发展中心城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然而,城镇化也给社会公共管理带做大做强南昌、推进城镇化,该怎一、向内涵挖潜要空间,避免和减二、向结构优化要空间,统筹下好三、向布局调整要空间,因地制宜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在建悠然见南昌 于 2013-8-11 11:04 编辑
近日,《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極规划》出臺,令人振奋,为之鼓舞。做大做强南昌已然成势。加速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是做大做强南昌绕不开的必然路径。
做大做强南昌,不只是发展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南昌城做大了做强了,南昌郊区周边怎么办?新型城镇化,不是挤压周边空间,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深化改革发展力度的表现、城市发展水平的观照。当前,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城镇化,大量人员涌入城市,不是我们每个老百姓(尤其是老城区居民)主动選择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成千上万追梦人进取的历程,因為在他们心中,城市有他们的梦。城镇化带动了巨大的消費和投资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后能亦工亦农,充实钱袋。各方收益。作为老城区居民,与其“被城镇化”,不如喜迎城镇化!
然而,城镇化也给社会公共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南昌城区就那么大,都想做城里人,那怎么办?扩盘子、建设施!可是,扩大城区需要用地,建設设施也需要占地。土地资源是发展的基础,有限的土地资源经不起浪费,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容肆意破坏,周边区县、乡镇的发展空间不能被随意挤压!那怎么办?!
做大做强南昌、推进城镇化,该怎么解決赖以发展的土地问题,以拓展发展空间?除了向中央和省里要用地指标以外,我觉得更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向内涵挖潜要空间,避免和减少土地浪费,提高城区內部自身的土地利用率。比如,旧城区、旧厂矿、旧村镇、空心村等低效用地,可以考虑再开发利用,增加南昌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充分利用后备土地资源;妥善处理、稳妥推进历史遗留用地,“變废为宝”。
二、向结构优化要空间,統筹下好全市一盘棋,做好城鄉建设用地增减挂勾。比如,结合建设用地城乡挂钩和新农村建设,通过土地整理与合理规劃,解决村庄“小、乱、差”现象和农用地零星碎片状的问题,统筹城乡建设,新增城区的建设用地指标。
三、向布局调整要空间,因地制宜,引导工业性城镇建设尽可能选用低丘缓坡等劣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比如,避免“一刀 切”的做法,规划计划用地指标,适量向低丘缓坡开发试点地区倾斜。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在建的南昌地铁,也是发展立体交通,拓展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一个力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