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欢 发表于 2013-10-14 10:17:37

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南昌坚持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

悠然见南昌 于 2013-8-29 16:00 编辑


    据报道,将于今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7/c_117116994.htm)。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江西省委、省政府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其中,最大的支持就是赋予南昌一项最重要的权力——先行先试。南昌应该尽可能地用好这一权力,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在全省发挥领先领跑、示范引领的作用。
    立竿见影的是:以简政放权构筑服务的制高点。南昌今年启动了第八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前关键是要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实现简政放权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推进简政放权,“简”和“放”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善环境,这也是检验简政放权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所以,简政放权之后,关键是要权力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也要跟着下移,坚决避免“重权力、轻责任”、“重收费、轻服务”的现象。同时,要通过简政放权,清除审批运行障碍,实现审批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建立权责一致、精简规范、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行政审批体制,切实把南昌打造成为投资成本的洼地、服务的高地、回报的福地。
    拍手称快的是:让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人口导入的助推器。户籍制度改革不是户口改革,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社会保障的公平化,最终让群众享受发展红利。因此,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从就业、住房、教育、医保、养老等方面惠及更多群众。一方面是增加户籍制度改革的吸引力,让群众愿意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通过释放红利,吸引外来人口。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本市范围内的农业人口,要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征地拆迁逐步实现全市城乡户籍一元化;对于在南昌的常住非户籍人口,要探索居住证制度,对办理居住证的常住非户籍人口达到一定条件后可转为户籍人口。尤其是要坚持“放松而不放任”的原则,对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年轻人,适当降低门槛,优先吸引他们在南昌工作、居住,并且能够尽快转变为户籍人口。
    着眼长远的是:用投融资体制改革擦亮大投入的吸金石。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是顺应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活力,才能支撑大投入,推动大建设,最后带来大发展。
    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在城市建设方面,要聚焦市政、城投、轨道、水投四大平台;在产业发展方面,要聚焦昌工控股;在三产和旅游方面,要聚焦旅游投资集团。同时,要整合一些小而散的投融资平台,作为二级公司注入上述投融资机构。
    强化金融服务,加快金融机构的聚集,大力发展类金融等新金融,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推进科技与金融互生互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构建诚信体系,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工作,帮助中小微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减少融资成本。
    深化政银企合作,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合作关系,尤其是要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暂免征收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政策,为加快地方发展、做大做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有效探索的是:把先导区作为改革的试验场。先导区要领改革之先,才能成为发展之先。要大胆试验、大胆探索,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源节约体制改革、工业地产试点、争取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争取智慧城市试点、开发区弹性用人尤其是产业招商的专业化选人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凡是全市改革的新举措,都可以在先导区内先行先试,效果好就全面推广,效果不好就打包收回,总结经验后再改再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南昌坚持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